新闻资讯
最新活动 行业新闻

喜报!这个全国奖项+6!

来源:开云app官网入口手机版    发布时间:2024-03-04 12:03:44

  5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在京举办“庆祝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我校科技小院团队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田见晖教授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王琦教授、赖锦盛教授、杨淑华教授、廖小军教授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团队,团队负责人:张福锁,团队核心成员:申建波、王冲、张宏彦、侯勇、陈范骏、米国华、金可默、张卫峰、焦小强、丛汶峰、张朝春、王红亮、宁鹏、张东、李晓林等15人。2009年以来,团队立足经济主战场,在全国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遵循“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思路,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小院平台,于产业一线开展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与农户共同开展本地化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模式创新,解民生、治学问,形成了面向农业绿色发展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新体系,实现了区域作物生产绿色增产增效。

  2009 年以来,针对农业绿色转型新目标、规模化经营新方式、全产业链服务新需求,团队深入产业一线,面向经济主战场,围绕多目标协同实现路径不清晰、不同主体间融合难等核心问题,打造多学科交叉的科技小院平台,遵循“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思路,以生产问题和农户需求为导向,在产业一线与农户共同开展本地化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模式创新,并将成果直接转化为农户生产力; 优化多目标协同机制,通过“DEED(描述-解释-探索-设计)”系统研究思路和“减肥增效-增产增效-提质增效-绿色高值”四步法系统模块设计、逐步分解、分段实施,协同实现作物高产、高效、高质和高值; 联合政府、企业、高校、农民等多方力量,构建多主体融合模式,建立多方共赢的变革性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以科技小院为核心的多主体参与的区域技术应用新模式,实现技术大面积落地应用。 成果在推动科技经济深层次地融合、助推农业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方面贡献突出。科 技小院模式 7 次被写入国家及部委文件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田见晖,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教育部特聘教授、中组部领军人才,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畜)实验室主任和学科群负责人,长期从事家畜繁殖应用基础与技术探讨研究。牵头重大(重点)专项3项,发表论文60多篇,制定行业标准1项,授权发明专利10项(美国发明2项),出版著作5部,获批国家二类新兽药3个。相关成果入选农业农村十大新产品、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和“十三五”国家科技成就展,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田见晖教授针对制约我国种畜繁殖效率低的产业难题,从大动物繁殖的重要规律和关键机制入手,主要取得了两项成果。一是 在国内率先创制了母猪批次化同步繁殖药物和定时输精技术,建立了适合我国猪群的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技术体系, 在全国31个省区推广应用, 其中示范猪场5.7万头母猪的分娩率提高19个百分点,PSY增加1.53头。 该技术不仅提高了母猪繁殖效率,而且实现了生猪养殖的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为我国生猪养殖工艺变革和提质增效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二是 揭示卵子核成熟关键机制和体外胚胎表观修饰错误的机理,攻克卵子体外成熟质量差和胚胎发育异常的国际难题,使我国肉羊体外胚胎生产技术水平与扩繁规模居世 界前列。合作企业利用体外胚胎进行扩繁,每只母羊生产后代由每年1-2只增加到40只以上。实现国内肉羊核心种质快速扩繁,引领了我国动物快繁技术的升级换代。

  王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主要是做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植物微生态学以及生物杀菌剂、微生态制剂和微生物肥料等方面的研究和产品研究开发工作,在防病促生有益菌株挖掘、作用机制解析、规模化生产的基本工艺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主持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包括参与项目共 37 项;获得 18 项科技成果奖励,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等 7 项;授权专利 37 件;发表论文 237 篇,其中 67 篇 SCI;出版专著 19 部,主编 6 部;获评“神农领军英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人员”和“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

  王琦教授基于“植物微生态学”理论创立了以提升应用效果及稳定性为导向的生物杀菌剂和微生态制剂研制系统,从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棉花、甜菜、番茄、苹果等植株体内及体表分离培养核心微生物类群,创建了国内最大的以芽胞杆菌为主的微生态系资源库; 从定殖、微生态调控、抑菌和诱导抗性等方面开展了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机制研究,明确了芽胞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微生态调控、抑菌等作用机制; 针对芽胞杆菌等有益微生物规模化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存在发酵液含菌量低且不稳定等问题,优化了芽胞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规模化发酵生产和制剂加工工艺,发酵液含菌量高达500 亿芽孢/毫升,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35%以上。 构建了基于“植物微生态国家级星创天地”的高效成果转化体系,实现了“产、学、研、用”的高度融合,形成了完整的成果转化体系,加快了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进程,研究成果与50余家企业组织合作,开发产品 91个; 开发的生物杀菌剂、微生态制剂以及微生物肥料等产品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超 10 亿亩,新增经济效益1000亿元以上。 建立了基于增强农产品抗氧化功能的提质增效新途径,创制的 SOD 微生态制剂能显著地增强农产品的抗氧化功效,明显提高经济附加值,累计应用 3000万余亩,增加经济效益600亿元以上。

  赖锦盛,农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973计划玉米大豆高产优质分子设计和选育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现担任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农业农村部基因编辑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玉米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及分子育种等。先后在Nature Genetics、PNAS、Genome Research、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担任Plant Cell、JIPB等杂志责任编委。

  赖锦盛教授围绕我国玉米产业中实际问题,特别是我国农业生物育种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研发的重大国家需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在玉米基因组学和胚乳发育基础研究上取得系列突破: 作为玉米界首个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发表一系列高水平原创性文章,是国际玉米基因组学和胚乳发育领域代表性学者。 挖掘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底盘工具,攻克“卡脖子”难题: 基因编辑技术的核心底盘技术专利Cas9、Cas12a等被美国垄断。 发掘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底盘工具Cas12i和Cas12j,于2022年获得中国、中国香港地区专利授权,2023年1月获日本专利授权,并许可山东舜丰生物和美国农业基因编辑头部企业INARI公司,打破了国外基因编辑底盘技术的垄断。 培育出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转化体ND207和CC-2: 培育的ND207和CC-2两个转化体均获得国家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并利用ND207和CC-2已经选育出21个玉米新品种,其中2个成为中国首批转基因产业化试点推广种植品种。 后续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放开后,一系列品种将得到大规模产业应用。 开发出智能核不育制种技术: 开发的智能核不育制种技术是玉米杂交制种的重要创新,已获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可大规模扩繁非转基因且雄性不育的母本,可以降种成本,提高制种产量,提升杂交种的纯度,目前利用该技术扩繁的不育系已在西北进行示范制种。

  杨淑华,生物学院教授,植物抗逆高效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教育部教育部特聘教授,2018年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2021年入选国家“特支计划”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2023年获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主要是做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以通讯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先后在Mol Cell、Dev Cell、Nat Plants、Sci Adv、EMBO J、PNAS、Plant Cell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2020-2022连续三年入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兼任Plant Cell、New Phytol、JIPB等国际期刊编委,植物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等。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杨淑华教授长期面向国家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植物逆境生物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开展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理研究,并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发现并揭示了低温信号从细胞膜传递至细胞核的分子机制;阐释了低温诱导的特异钙信号的产生、感知与解码机制;解析了低温信号消减和关闭的分子调控机制;揭示了植物激素信号、光信号和温度信号互作协同调控植物低温适应性机制;克隆了调控玉米耐低温的关键基因和优异等位变异,为培育耐冷玉米新品种提供重要靶点。上述成果确立了植物低温信号转导分子调控网络的基本框架,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大大推动了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为作物耐低温新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依照和基因资源。

  廖小军,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院长。致力于果蔬加工工程科学技术研究,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神农领军英才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件;制订我国第一个食品超高压技术的国标以及10项果蔬汁行标;发表论文 575篇、SCI 收录 279 篇,2014-2022连续被爱思唯尔评为“农业与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国高被引用学者”。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

  廖小军教授聚焦果蔬加工转化率低、产品的质量差的难题,攻克了番茄苹果加工关键技术,解决了量大面广果蔬的提质增效,推动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克了国内主栽番茄品种制酱技术,解决了浓缩番茄酱质量上的问题,助力我国跻身世界番茄加工强国。提出了“先氧化褐变,后定向脱除”策略,创建了浓缩苹果汁加工新工艺,解决了贮运与销售过程的后褐变难题,明显提升了我国浓缩苹果汁国际竞争力。针对浓缩番茄酱、浓缩苹果汁加工后皮渣中番茄红素、苹果果胶等功能成分未被利用,创新了果蔬皮渣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了番茄红素与苹果果胶新产品,实现了皮渣高值化利用。廖小军教授瞄准食品非热加工国际前沿技术,发展了超高压杀菌理论,创建了超高压工程化技术体系,提升了超高压设备性能,引领了果蔬加工方式从“热”向“非热”转变,推动了技术变革。创建了国内食品非热加工研究方向,发展了食品超高压杀菌理论,创新超高压高效杀菌策略,解决了超高压杀菌效果差的卡点难题。阐明了超高压对释放营养素、稳定颜色、防止异味的非热机制,创建了从果蔬原料到果蔬汁的全过程超高压工程化技术体系,突破了果蔬加工锁鲜难的技术瓶颈。支撑了升压快杀菌好的超高压装备研发,制定了新型果蔬汁标准体系,解决了超高压技术产业化的痛点,实现了超高压技术产业化应用,助力我国果蔬加工业升级。

  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设立,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表彰不超过10个科研团队授予奖牌,表彰不超过30个科技工作人员授予奖章,表彰不超过300名科技工作人员授予奖状。目前,全国创新争先奖已成为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技术人才大奖。

  其中,我校沈建忠院士、胡小松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谯仕彦院士、李道亮教授、李洪文教授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